IPO风云 | 中国AI群雄谱

2019-11-20 14:14:45

图片关键词

作者 | 罗兰

流程编辑 | 小白


一、前言


8月25日,人工智能独角兽,旷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旷视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图片关键词


此消息一出,不仅是资本市场,科技圈也炸了锅,连风云君周围一些技术宅、程序猿朋友们都在谈论这事儿。


作为一名常年在百乐门听科技圈和金融圈资深人士胡吹海侃的代客泊车小弟,如此热门的话题,风云君岂能不好好畅聊一番?


二、炙手可热的AI独角兽


要说当下的科技圈什么最火,那无疑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以下简称AI)了。


图片关键词


尤其是在阿尔法狗(AlphaGo)接连击败韩国围棋九段棋手李世石、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围棋九段棋手柯洁之后,AI这一概念更是火得不行。


但是,要知道,下围棋只是人工智能最初级的应用。


图片关键词


实际上,AI已发展了60多年了,中间历经风风雨雨、几次大起大落。(可详细参考风云君另一篇文章《海天瑞声:雷军间接持股,客户含BAT,但核心技术明显不足 | 科创板风云》


图片关键词


如今随着算力、算法、大数据技术的突破,AI得以再次迎来黄金发展期。


普华永道发布的报告显示,到2030年,AI技术的应用将带动全球GDP增长14%,约15.7万亿美元,AI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图片关键词


各国都已意识到AI的重要性,纷纷出台政策推动AI技术的进步。AI已上升到国家级战略。


2016年,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发布了《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国家人工智能研究和发展战略计划》等报告,全面搭建了人工智能战略实施框架。


图片关键词


而我国在2017年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则确立了“三步走”目标,到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


图片关键词


在今年的3月,中国教育部还专门将人工智能专业纳入高校本科专业“大家庭”,足见其重视程度。


图片关键词


除了政策层面,有很多公司、很多行业、很多技术都开始整合人工智能技术。


总而言之,AI不仅是目前最大的科技风口,也是未来数十年科技发展的趋势。


这个领域的参与者,既有像Alphabet、亚马逊、腾讯这样的科技巨头,又有不断冒起,备受瞩目的新兴独角兽,旷视科技就属于后者。


图片关键词


旷视科技和另外三家:依图科技、商汤科技、云从科技,并称为中国四大计算机视觉独角兽。(计算机视觉,Computer Vision,以下简称CV,是一种通用性AI技术,可以细分为图像识别、人脸识别和视频识别等)


图片关键词


四大CV独角兽的成立时间集中在2011年至2015年,其中旷视科技成立时间最早,而最晚的云从科技成立距今不过4年。


图片关键词


IDC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软件及应用(2018下半年)跟踪》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计算机视觉应用市场达7.5亿美元,其中安防是最大的应用场景。


其次是金融业的人脸识别身份验证、财务票据识别,医疗行业的影像诊断,零售业的商品识别等。


从市场格局角度,四大CV独角兽共占据市场份额的62%。


其中商汤科技占据首位,旷视科技紧随其后,排名第二,依图科技、云从科技分列第三、四位。


图片关键词


作为世界最早一批,用深度学习技术实现人脸识别产品商用化的人工智能企业,旷视科技已揽获多项AI技术评测冠军。


早在2017年,公司的人脸识别系统“Face++”就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为全球十大前沿科技。


图片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大会(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以下简称CVPR)是国际最顶级的CV领域的会议之一。


图片关键词


由于CVPR业界的知名度非常高,且极为权威,因此每年都会吸引诸多的企业学术界团体和个人向其投递论文。


论文的投递与收录自然是展现企业研究实力的一项“硬指标”。


2018年的CVPR,旷视科技有1篇spotlight论文及7篇poster论文被主会收录。


图片关键词


公司还参与了AVA和WAD挑战赛,击败Alphabet、英伟达等巨头,斩获时空行为定位和实例视频分割双项冠军。


图片关键词


2019年,全球知名创投研究机构CB Insights将旷视科技列入“世界人工智能初创公司100强”。


图片关键词


旷视科技已是当下最炙手可热的AI独角兽之一。


三、精英创业:“姚班”的天才少年团


如果想从旷视科技身上,喝点“草根逆袭”之类的鸡汤,恐怕会让大家失望了。

因为旷视科技从一出生,就被打上精英创业的烙印。


其创始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1岁,也就是传说中的“比你聪明还比你努力”的天才少年团。


图片关键词


他们分别为印奇、唐文斌和杨沐,清一色“姚班”出身。


图片关键词


这个“姚班”就是大名鼎鼎的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的简称,由世界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唯一一位华人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院士创办。


图片关键词


计算机科学是清华大学的王牌专业,而“姚班”则是王牌中的王牌。


“姚班”2019年面向全国预计只招收25人。


图片关键词


“姚班”的筛选标准不仅是一个高考分数,还包括奥赛招生、自主招生、校内二次招生、专业选拔等层层考核。


图片关键词


能上清华的已经属于学霸,能考入“姚班”,更是“超级学霸”或者计算机领域的天才人物。


先说说中国科技圈儿的男神,旷视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印奇,


图片关键词


印奇,1988年出生安徽芜湖,从小学开始就一路开挂。


2003年以芜湖市中考“裸分状元”,考入芜湖市一中省理科实验班。


高中时代,印奇拿过芜湖市科技活动一等奖、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三等奖。

还担任班上篮球队长、校辩论队的主力。


堪称现实版的肖奈(《微微一笑很倾城》主人公,校草+技术大牛+篮球高手)。


图片关键词


2006年高中没毕业,印奇就通过了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并以680多分的高分顺利地进入了“姚班”。


大学二年级印奇开始在微软亚洲研究院从事AI方面的研究,2011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


后在读博期间辍学,与“姚班”同学唐文斌、杨沐联合创办旷视科技。


图片关键词


关于印奇还有个小插曲。


自清华毕业之后,印奇曾赴香港中文大学深造一段时间,当时师从中国CV界泰斗汤晓鸥教授。


图片关键词


而汤晓鸥正是旷视科技的老对手,商汤科技的创始人兼董事长。


这对师徒分庭抗礼,一直竞争到今天。


与印奇一样,唐文斌与杨沐都是信息领域的大神级人物。


图片关键词


旷视科技的CTO唐文斌,高中直接保送到清华“姚班”。


在校期间,曾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科协主席,并担任清华信息学奥林匹克的总教练长达7年之久。


唐文斌拿过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杨沐也拿过)、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世界总决赛第六名(亚洲第一名)。


如此亮瞎眼的履历,真应了那句老话:自古英雄出少年。风云君只想送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服”字。


图片关键词


其实在AI领域,大部分团队的技术背景都比较强,尤其是头部公司。


可能随便拿出一个CTO或者技术带头人的简历,就可以吓哭很多人。


下图就是Pony.ai的联合创始人兼CTO楼天城的技术背景,这还只是部分。


图片关键词


四、身旁的马校长:亦师、亦友、亦股东


根据招股书的披露,阿里系是旷视科技最大的股东,持股29.41%,其中蚂蚁金服持股15.08%,淘宝中国持股14.33% 。


图片关键词


印奇、唐文斌和杨沐三位创始人分别持股8.21%、5.9%、2.72%。


但由于旷视科技是AB股制度,也就是同股不同权,三位创始人持有的A股拥有10倍于B股的投票权。


图片关键词


旷视科技与阿里的缘分,应该是始于2014年,当年蚂蚁金服首次投资旷视科技。


技术派创业者往往对技术过于执念,缺乏商业思维。


印奇为了弥补自身的短板,系统化学习企业管理,遂到杭州拜师马云。


图片关键词


随后,印奇便成了湖畔大学首批学员,而马云正好是首任校长。


图片关键词


印奇曾公开表示自己是马云的粉丝,风云君不知道印奇从马云那儿学到什么,只知道旷视科技也大概在这段时间,确立了To B的战略方向。


再之后,旷视科技便与阿里巴巴结成了战略伙伴关系,展开了多方面的业务合作。


比如为支付宝提供了刷脸技术支持、为天猫超市提供智能物流解决方案、为芝麻信用提供了身份验证方案等等。


图片关键词


在2015年的德国汉诺威博览会上,马云爸爸更是亲自为旷视科技打call:在开幕式上,马云亲自向德国总理默克尔演示了如何通过刷脸的方式购买邮票。


这个刷脸技术就是蚂蚁金服和旷视科技合作开发的。


当马云的脸庞出现在大屏幕的时候,观众一片喧哗,旷视科技自此名声大噪,蜚声海内外。


图片关键词


有了支付宝海量的应用场景,旷视科技迎来了业务的突破性进展。


值得一提的是,马云并没有把宝全押在旷视科技一家企业身上。


图片关键词


阿里巴巴在商汤科技C轮融资之后,就拥有了后者重要股东席位,还通过云锋基金入股了依图科技。


至此,中国四大CV独角兽,四分之三都被阿里系投资过。


五、细分市场地位


旷视科技把可商业化的CV市场分为三个垂直领域:消费类电子(主要是智能手机)、城市管理、供应链。


智能手机目前会在两个地方用到CV技术,一个是设备解锁,另一个是计算摄影(Computational Photography)。


根据灼识咨询的报告,旷视科技占据了70%以上国产安卓手机设备解锁的市场份额。


图片关键词


另外,CV技术也可用于智能设备线上的身份认证。


2018年,旷视科技是国内线上身份认证领域的头号玩家,市占率为61%。


图片关键词


再看城市管理,也就是安防领域。


2018年,旷视科技在这个领域的市占率为7.4%,排名第三。


图片关键词


而前两位均不是纯粹的AI企业,虽然旷视科技没有披露,但风云君推测应该是安防行业的传统巨头:海康威视(002415.SZ)和大华股份(002236.SZ)。


这两家公司有自己的算法团队,也在做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和CV。


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本来就是安防行业的佼佼者,也有客户基础,切入做“安防+AI”,有先天优势。


最后是供应链。


供应链主要分为智慧零售和智慧物流,前者可以运用CV分析商店数据,进而优化存货管理。后者就是用机器人取代传统人力,自动搬运货物。


供应链垂直领域的CV应用尚处在早期阶段。


六、正面硬刚:新兴AI企业VS传统安防巨头


虽然从产品端看,旷视科技为客户提供的是一整套解决方案,既包括软件,也包括硬件设备,但软件依然是旷视科技产品矩阵的核心,因为软件是算法的载体。


作为一家面向技术层面的AI企业,算法直接决定了旷视科技的竞争力。


旷视科技的算法以深度学习为主,核心技术是其自主研发的Brain++。


图片关键词


Brain++是一个底层的算法框架,旷视科技利用这个框架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开发出新的算法组合,从而构建一条更加自动化的算法生产线。


公司开发出了算法,然后将其搭载到平台或者是应用软件上,最后与硬件设备捆绑,就形成了一套解决方案。


图片关键词


依照前文的三个细分市场,旷视科技的收入主要分为三块:个人物联网、城市物联网、供应链物联网。


图片关键词


截至2019年6月30日,城市物联网贡献了73%的收入,其次是个人物联网(22%)。


图片关键词


1、城市物联网


城市物联网主要指安防领域。


传统的安防是一个以摄像头为主的纯硬件业务,随着AI技术的推广,安防设备开始内置具备复杂算法的软件,呈现出越来越智能化的趋势。


这就给了AI企业进入安防行业,赋能传统安防设备的机会。


旷视科技销售的产品有平台软件、应用软件和硬件设备。


图片关键词


硬件设备有MegEye系列的摄像头。


图片关键词


还有MegBox系列的边缘服务器。


图片关键词


安防是一个典型的To G(To Government)行业,政府机构是最大消费者和最终买单者。


但旷视科技的下游客户不是以政府机构为主,而是第三方系统集成商。


图片关键词


系统集成商按照单个项目合同,采购旷视科技的服务,再由这些集成商为政府机构提供服务。


图片关键词


旷视科技卖的要是软件,就以授权方式收费,要是硬件设备,就以销量收费。两者也可以结合起来。具体怎么收,会在合同中约定。


图片关键词


截至2019年6月30日,来自前五大客户的营收占总营收的34%。


图片关键词


其中,第一大客户是安防领域的系统集成商,占比13%。第二大客户也是安防领域的系统集成商。


图片关键词


无论从收入贡献,还是客户结构角度,安防市场对旷视科技至关重要。


但正如前文所说,旷视科技的竞争压力不小。


不仅要面对同样进入安防领域的商汤科技、云从科技、依图科技,还要面对传统安防巨头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


尤其是市占率排名第一的海康威视,这个市值接近3千亿的中国安防龙头。


图片关键词


海康威视把自己定位为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和大数据服务提供商。


图片关键词


而旷视科技的定位是人工智能+物联网。两者的目标非常接近。


图片关键词


根据2018年的财报,海康威视正在以安防视频为基础,将AI技术推广到消费级品牌萤石、无人机、移动机器人等新兴业务。


图片关键词


旗下的AI Cloud 平台也已落地。


图片关键词


像旷视科技、商汤科技这样的纯AI企业,即便在算法、人脸识别技术上领先。


但安防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解决方案,不是算法强,就可以搞定的,需要供应链、渠道、硬件制造等诸多领域的配合。


而海康威视的渠道优势尤其明显,销售渠道已经下沉到县一级的层面。


风云君在招标网输入“海康威视”的关键字,就出现了多达17000多条的中标公告。

 (网址:http://www.bidchance.com/)


图片关键词


而旷视科技只有55条中标公告。


图片关键词


另外,海康威视的业务范围更广,有更多的应用场景,从官网上看,产品线非常多,这也有利于海康威视发展AI技术。


图片关键词


早在2006年,海康威视就组建了自己的算法团队。


海康威视首席专家、研究院院长为浦世亮,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CNRS)博士,浙江大学理学博士。


在2016年的ImageNet大规模图像识别挑战赛(ILSVRC)中,浦世亮带领团队成功拿下场景分类项目的冠军。


图片关键词


目前而言,海康威视肯定不甘于只做一家硬件设备商。


一方面是传统安防巨头试水AI,一方面是新兴AI企业入场安防领域。两者的正面硬刚已无法避免。


那么问题来了。


到底是掌握着渠道优势的传统巨头继续称霸,还是新兴AI企业成功逆袭,抑或是大家共存、一起瓜分安防市场?


图片关键词


这个就留给大家自行判断吧。


2、个人物联网


旷视科技的个人物联网可分为SaaS服务和个人设备两个板块。


SaaS服务收入来自旷视科技的Face++和Face ID平台。前者是基于云端的CV开放平台,后者是云端身份认证系统。


图片关键词


Face++提供的功能有五种:人脸识别、人体识别、人像处理、文字识别、图像识别。


图片关键词


我们所熟知的美颜相机,就需要用到Face++。


图片关键词

(图片来自网络)


由于Face++是开放平台,因此第三方企业均可免费试用部分功能,但如果想要更高级的功能,需要升级为付费套餐。


图片关键词


Face++的收费方式以按量计费为主,包时、授权计费为辅。


图片关键词


Face ID 是在Face++的基础上集合多种功能的一套完整成熟的身份认证系统。


图片关键词


简单说,Face ID 要做的就两件事。


首先判断:你是不是你,其次判断:你是不是真的你。


整套流程包括:数据收集、活体检测与人脸对比、反馈结果。


图片关键词


像APP开户认证、直播认证等都是Face ID的应用场景。


图片关键词


Face ID一般按调用量计费,API调用即时扣费,使用多少,支付多少。


对一般的客户,旷视科技会要求他们预付一笔款,而对大客户则不需要预付,反而有三个月的信用期。


图片关键词


采用旷视科技SaaS服务的客户有金融科技公司、打车软件、其他APP开发商等。


图片关键词


鉴于旷视科技与阿里系的关系,最大的SaaS客户有可能就是金融科技巨头蚂蚁金服。

关于这一点,旷视科技在招股书中也有暗示。


图片关键词


个人物联网另一个板块是个人设备,个人设备又可分为计算摄影和设备解锁。

旷视科技提供的计算摄影方案包括夜景摄影、美颜四件套、实时骨骼柔性追踪。


图片关键词


计算摄影的美颜功能与Face++提供的美颜功能有点类似。两者的区别是,前者不需要手机用户下载一些美颜APP,直接用手机自带的相机就可以实现美颜。


图片关键词


而Face++美颜功能的实现,需要搭载在第三方美颜APP上。


图片关键词


除了为智能手机厂商提供计算摄影,旷视科技还以软件工具包的形式,提供设备解锁服务方案。


图片关键词


小米、OPPO、vivo都是旷视科技的合作伙伴。


图片关键词


旷视科技是支付宝的御用技术提供方。


图片关键词


而刷脸支付技术也属于设备解锁的范畴。


图片关键词


个人设备业务的下游客户包括智能手机厂商和移动APP开发商(主要是支付宝)。


图片关键词


旷视科技可以按照合同约定收取固定的授权费,在有效期内客户(比如支付宝)可无限量使用服务,也可以按照手机实际的出货量收取专利费。


至此,个人物联网就大致分析完了,从中我们可以得知,个人终端用户才是个人物联网的使用者,但旷视科技并没有向个人收费,而是向B端机构客户收费。


3、小结


由于供应链物联网占比过小,风云君就不详述了。


2016-2018年,城市物联网、个人物联网的客户数量都在快速增长。


图片关键词


营收方面也在快速增长,2017、2018年的营收增速均在300%以上。


图片关键词


毛利率也从2016年的31%提升到2018年的65%。估计是因为基数小以及规模效应。


图片关键词


拆分来看,SaaS和个人设备的毛利率最高,城市和供应链物联网的毛利率比较低。


图片关键词


原因是城市和供应链物联网含有比较多的硬件业务。


图片关键词


截至2019年上半年,旷视科技最大的成本是硬件设备,占营业成本的77%。


图片关键词


其实在2016年时候,还是数据源成本占大头。只是随着安防业务的扩张,硬件成本逐渐成了主要成本。


开发算法,一般需要用到标注过的数据,也就是“喂数据”。


旷视科技可以自己招人标注数据,也可以向第三方数据资源商采购。


风云君之前写过《海天瑞声:雷军间接持股,客户含BAT,但核心技术明显不足 | 科创板风云》,里面的海天瑞声就是专门做音频数据标注的。


旷视科技目前有405名数据标注员,占员工人数的17%。


图片关键词


七、飙涨的应收账款


2016-2018年,应收账款不仅在绝对值上从0.24亿元增加到10.9亿元,占营收比例也从35%增加到77%。


图片关键词


应收账款和票据周转天数从79天增加到2019年上半年的171天。


图片关键词


每年应收账款的坏账损失也在增加,不过占营收的比例不算大。


图片关键词


超过一半的应收账款账龄在90天以内。


图片关键词


这些应收账款多是来自城市物联网的集成商以及政府机构。


图片关键词


随着旷视科技业务的扩张,存货也大幅增加。


图片关键词


存货以硬件和零部件为主。


图片关键词


存货周转天数从2016年的33天增加到今年上半年的69天。


图片关键词


旷视科技解释说,这是应对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而备货所致。


图片关键词


八、为什么没有预收款项?


2018年,其他应付款项、已收押金及应计费用达到4.28亿元。


风云君发现,在具体明细中,并没有预收款项,也就是已收押金(Deposits Received)这一科目。


图片关键词


按道理,旷视科技采用软件授权,就会有预收款项,但奇怪的是,从2016年开始,负债表里就没有预收。


九、旷视科技的对外投资


近几年,旷视科技的资本支出增加很快,尤其是物业、厂房和设备这一块。


图片关键词


2018年的资本支出变动较大。


图片关键词


直接导致当年的固定资产(物业、厂房及设备)变动较大。


图片关键词


这主要系当年购买了大量的电脑设备和土地使用权。


图片关键词


这里要提一点,旷视科技并没有把土地使用权当作无形资产,而是算在固定资产里(物业、厂房及设备)。


图片关键词


旷视科技流动类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就是理财产品,2019年上半年为2.9亿元。


图片关键词


非流动类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有两个。


一个是中国大陆境内的一家私营公司的、含有有优先权的普通股。一个是作为有限合伙人,投资未上市的私募基金。


图片关键词


由于上市母公司的报表里,没有非流动类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因此,这两个资产应该是旷视科技的子公司所投资。


除了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还有对联营企业的投资。报告期末,旷视科技对联营企业的投资达到4.34亿元。


对联营企业的价值有两种计量方式,一种是我们熟知的权益法,还有一种是按公允价值法。


图片关键词


之所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主要系旷视科技持有的某些联营企业股份不是一般的普通股。


而是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或者是附有优先权的普通股。


这种类型的股份没有普通股的权益,相当于混合型金融工具,但旷视科技仍对被投企业的经营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根据IFRS 9的规则,要用公允价值法对其进行计量。


图片关键词


旷视科技比较重要的联营公司有很多。


风云君就简单讲讲两家:杭州锐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锐颖科技”)和深圳市鲸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鲸仓科技”)。


锐颖科技于2017年才成立,主营业务是制造与销售安防领域的硬件设备。


图片关键词


这家公司应该是旷视科技的下游,属于城市物联网里的系统集成商,自己主做硬件,算法软件就向旷视科技采购。


鲸仓科技是国内智能仓储行业的知名创业公司,除了旷视科技,百度、云峰基金、金沙江都是它的投资方。


其设备主要应用在仓储、分拣、配送等仓库管理环节上,可大幅降低物流成本,使商品存储与流通更高效。


如拣货、搬运机器人等。


图片关键词


为了使这些硬件设备更加智能化,鲸仓科技会向旷视科技采购算法软件。


图片关键词


十、旷视科技到底亏没亏?


对于一家新经济独角兽,投资人最关心的除了增长,就是亏损情况。


那旷视科技到底亏没亏呢?


风云君说:亏了,但没亏多少。


要是照搬财报上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旷视科技就巨亏52亿。


图片关键词


其实,这都是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惹的祸:今年上半年,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就高达-51亿元,对当期的亏损“贡献”了绝对的大头。 


图片关键词


所谓的金融负债,实际上就是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以及衍生金融工具。


图片关键词


具体到旷视科技,则主要指优先股。


2016-2019年6月30日,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公允价值从11亿暴涨到179亿。


图片关键词


虽然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带有“股”字,但在会计准则中,它是一项负债科目,负债增加,自然会对净利润产生负面影响。


像小米、美团之类的新经济公司,在融资的时候,都会以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作为主要的融资方式。


旷视科技的数轮融资中,也发行了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


图片关键词


这类优先股相当于附带了普通股认购权(warrant)的债券。


投资者行权时,按约定的转股价格将优先股转换为普通股(“可转换”);不行权时,企业到期按约定利率赎回优先股并支付利息(“可赎回”)。


旷视科技的优先股,账面价值不断增加,有两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融资新发行的优先股,其二是旷视科技的估值不断提升。


不过,这种增加所导致的亏损,只是名义上的报表亏损,是非现金科目的调整,没有现金流出,不能反映真实的业务情况。


更为重要的是,旷视科技在招股书中已经说明,优先股将于IPO之后自动转为普通股。


图片关键词


随着转股的实施,优先股就会整体从负债转入权益,旷视科技自然就不会“亏损”如此之多。


如果不计优先股的影响,那么2018年只亏损3.1亿,比之前的数据要好看多了。


图片关键词


不过,旷视科技依然在亏损,而且亏损扩大的趋势依然没有变。


这就牵扯到第二大“亏损”来源了。


十一、研发支出猛如虎,研发团队耀如星


旷视科技的毛利率在2018年超过60%,也不算低,在没有计入优先股的情况下,为什么还会越做越亏呢?


答案就是:研发支出。


要形容旷视科技的研发支出,那只能用“恐怖”来形容。


虽然由于规模效应,这几年的研发费用率在降低,但依然保持在40%以上。


图片关键词


这是个什么水平?


根据Bloomberg汇编的数据,2018年全球研发投入前十名中,亚马逊、Alphabet、三星分别以288、214、167亿美元的绝对值位居前三名。


华为以153亿美元的研发支出,排名第四,是前10名中唯一一家中国企业。


图片关键词


要是看研发费用率,超过10%的只有Alphabet(16%)、华为(14%)、微软(13%)。


图片关键词


旷视科技的研发费用率(40%)甩了这些科技巨头不止一条街,是典型的技术创业style,跟大部分上市公司完全不是一个调调。


研发支出的资本化也很少,2018、2019年上半年,分别只有780万、3900万。


图片关键词


不过,我们也需要注意,研发支出的大头往往是技术员工工资。


比如,旷视科技的技术员工薪酬就占了研发支出60%以上。


图片关键词


由于技术员工也不一定从事研发活动,到底哪些可以算到研发支出里,哪些可以算到销售费用里或者营业成本里,完全由公司自己界定,这就存在一定的可调节空间。


与夸张的研发支出遥相呼应的,是群星闪耀、阵容豪华的研发团队。


旷视科技设有五大独立研究院,遍布北京、上海、南京、成都、美国西雅图。


研发团队非常年轻,几乎都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青年才俊。


现有的成员在IOI、NOI等国际权威编程比赛中,获得共计40枚金牌,是名副其实的“金牌”团队。


旷视科技有两位技术带头人:孙剑博士和王珏博士。


孙剑,旷视科技首席科学家,AI界的知名学者,前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图片关键词


他在CVPR、ICCV、ECCV等顶级学术会议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两次获得CVPR最佳论文奖(2009、2016),拥有超过40项美国或国际专利。


论文已被Google Scholar引用8万多次(截止2019年9月)。


图片关键词


孙剑是当今世界公认的Deep Learning和CV领域最权威的科学家之一,拿过数十项世界级奖项。


年仅33岁就获得了麻省理工颁发的“全球35岁以下杰出青年创新者”奖。


有意思的是,创始人印奇大二到微软实习,指导老师就是孙剑。


王珏博士,旷视科技美国研究院负责人(MEGVII Research US),前Adobe首席科学家。


图片关键词


曾同时在计算机视觉、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三大领域最高级别会议和期刊发表65篇学术论文,手握64项美国专利。


旷视科技还请来了四位学术泰斗和行业大佬,出任公司的技术与战略顾问委员,相当于外部智囊团,专门为研发人员提供技术指导。


首席顾问为姚期智院士,其他三位委员分别为:郑南宁院士、李开复、张宏江。


图片关键词


旷视科技研发团队共有1432人,占员工总数的61%,其中38%的研发人员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


图片关键词


风云君估算了一下,旷视科技研发人员的平均年薪为43万元,远超公司整体平均的26万元。


旷视科技目前拥有登记注册的中国专利311项,还有25项海外专利。


图片关键词


其中的250项,全部都与AI相关。


图片关键词


先进的算法,对旷视科技保持市场领先地位至关重要,因此对研发的投入,公司自然是“毫不手软”。


如此大手笔的研发投入,再加上应收账款的飙涨,经营性现金流每年都是净流出就不足为奇了。


图片关键词


十二、变现、变现、变现,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在风云君看来,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只解决了部分问题,作为一家企业,即使是技术驱动型的,最重要的还是盈利,而不是搞学术。


但问题是,眼下很多AI技术在落地过程中还有大量的细节难关需要攻克,无法做到规模化的行业应用。


这里面就存在三种情况:

第一,有了技术,但没有使用场景;


第二,有了使用场景,但市场需求不够大;


第三,市场需求很大,但不知道怎么盈利,商业模式不清晰。

另外,旷视科技至少面临三类竞争对手,当中任何一个都不是好对付的。


首先是安防领域的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其次是其他AI独角兽,最后就是那些财大气粗的科技巨头,如华为、阿里等。


图片关键词


阿里系不是旷视科技的战略投资者和最大股东吗?这能成为旷视科技的护城河吗?

从业务角度,阿里系的确帮了旷视科技很多忙。


尤其是旗下的芝麻信用和支付宝,为旷视科技的人脸识别技术,提供了规模化的市场需求。


在招股书中,旷视科技披露了一份与芝麻信用续签的合作协议。


内容是,每次客户使用芝麻信用上的身份认证功能,旷视科技就能获得0.85元的收入。


图片关键词


但里面有一点需要注意,芝麻信用只对“部分企业客户”提供旷视科技的技术。

也就是说,即便是大股东,也没给独家合作。


更为重要的是,阿里系还投资了其他AI独角兽(商汤科技、依图科技),向来聪明的马云老师,应该也不会在旷视科技这一颗树上吊死。


更何况,阿里云的ET大脑,也在做AI,其中就包括人脸/图像识别。


图片关键词


阿里系与旷视科技之间的合作关系,长期来看比较微妙。


因此,我们不能把阿里的入股,当作是对旷视科技的重大利好。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更应该关注旷视科技自身的实力。


至于旷视科技目前该给多少估值,就不在风云君的能力范围之内了。


十三、长期至上


创始人印奇在致投资者的公开信中,明确表示公司将坚守三大原则:

1、星辰大海、永不言弃;


2、专注核心竞争力(深度学习);


3、稳健开展商业化。


图片关键词


三个原则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公司发展重心依然在技术研发端,对盈利变现不着急。


从财务角度,旷视科技只要削减每年的研发支出,其实是能够实现盈利的。


由此,风云君联想到,亚马逊在1997年上市前夕,创始人贝索斯曾在致股东的一封信中写道:“长期至上”。


两者之间,是不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今日市值风云app首发文章目录


《不一样的风云早报 | 专项债券将新增,交通、能源等成热门行业(9.25)


《风云海外动态 | 谷歌推出每月4.99美元的软件订阅服务Google Play Pass;Facebook同意收购脑计算初创公司CTRL-labs


我们将逐步增加更多盘面信息分析模块;同时就相关产业政策动态、行业动态进行持续跟踪,敬请期待~



END